觀察利潤表可以知道,企業最終的利潤主要來自三部分:經營利潤、投資收益以及營業外收入。這三部分構成利潤的三大支柱,分析利潤的構成非常重要。具體來說,我們應分析企業經營活動帶來的經營利潤的質量怎么樣,這是企業核心利潤來源,因此,也稱作核心利潤。(營業執照)
經營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期間費用-稅金及附加
經營利潤是企業最基本的經營活動的成果,也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利潤中最主要、最穩定、最可持續的利潤。
經營利潤的可持續性主要取決于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的真實性。營業收入應與企業的規模,比如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等,具有正向關系。
營業利潤,包括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利潤和非傳統經營活動產生的利潤。公式如下:
營業利潤=經營利潤-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
資產減值損失,在多數情況下是企業估計的結果,與企業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密切相關。由于企業會計準則對減值準備的提取采用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而未來現金流量的多少及折現率的選擇由企業自己判斷,企業的自由裁量權很大,因此,資產減值損失的真實性存疑,至少難以評價。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與投資收益這兩塊收益存在偶然因素。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和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本期變動,簡單來講,就是公司炒股、炒樓還沒賣出,但是又有浮盈的賬面盈利,這種盈利顯然是不穩定的,炒股、炒樓有漲有跌,而且公司也不是專業來干這個事情的。由于公允價值的變動具有高度的不確實性,其真實性、穩定性要予以高度重視。
投資收益分為兩種情況,如果是收到被投資企業分得現金股息或分享被投資企業的利潤,這種投資收益具有可持續性,但如果是賣掉長期股權投資,或者各類金融資產所得到的投資收益則不具有可持續性。上述營業利潤公式中的后面三項之所以參與計算營業利潤,是因為盡管它們不是由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但是和企業的經營活動密切相關。
要關注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與營業利潤之間是否互補性變化趨勢,也就是當營業利潤不佳時,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往往出現較好的情況,而當營業利潤改善之后,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又變得稀松平常。報表閱讀者有充分的理由對營業利潤低迷時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增長保持警惕。
進一步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我們再把營業外收支這一塊加上就可以利潤總額,公式如下: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確認與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包括固定資產處置利得和無形資產出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企業合并損益和政府補貼等項目,營業外收入從邏輯上講是都是不穩定的,也是不具備可持續性的。但的確存在政府持續補助上市公司的情況,至于未來能否持續下去,就看報表閱讀者的判斷。
營業外收入本質上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沒有絲毫關系,營業外收入再多,即使能夠讓上市公司起死回生、扭虧為盈,也無法遮蓋企業此時經營不善的事實。
最后一步,有了利潤總額,再減去所得稅費用,就會得到凈利潤。公式如下: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利潤總額扣除所得稅后就得到了企業的凈利潤。稅收對于企業來講并不完全是壞事,稅交得越多,說明企業經營得好,進一步印證了盈利的真實性,財務造假風險反而越小。這就是為什么農業板塊是財務造假的高發區,因為農業板塊的公司很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造假成本很低。
扣非凈利潤全稱是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公式如下:
扣非凈利潤=凈利潤-非經常損益
非經常性損益的特點就在于名字里的“非”字,意思就是不經常發生的,不能持續獲取的損益,比如:出售子公司股權、處置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益;各種形式的政府補貼;各種減值準備的轉回;以及證監會認定的符合定義要求的其他非經常性損益項目。
扣非凈利潤也就是企業可持續的利潤。一般來說,扣非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扣非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而非經常性損益非常大的企業主營業務發展不健康,企業不務正業,不可持續,主業后續發展堪憂。
從投資的角度看,投資者可以取用企業最近三至五年的扣非凈利潤增長率來判斷企業的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計算公式為:扣非凈利潤增長率=(本年扣非凈利潤增長額÷上年扣非凈利潤)*100%。
如果一家企業的扣非凈利潤增長率連續達到30%左右的增長水平,說明企業處于上升期,業務正在高速發展,獲利豐厚,成長性優秀,具有投資價值。
如果一家企業的扣非凈利潤增長率連續達到20%左右,說明企業業務穩定發展,能維持這個增速的企業也不失為一家好企業。
如果一家企業的扣非凈利潤增長率連續在10%以下的,說明企業業務增長乏力。
如果一家企業的扣非凈利潤增長率連續為0或者負,則說明其業務已經陷入困境。
利潤分析的要點是公司獲得的利潤是不是由主營業務產生,是不是可持續性而非偶發,可持續的利潤是評價公司價值的基石。